2024年5月3日    星期五
官方微信 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首页>> 视角观点 >> 详细信息

视角观点 | 河南省委党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顾绍梅:新时代新征程河南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地位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24-04-15

党的二十大发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政治动员。2023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河南而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贯穿未来30年河南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河南的“三农”工作,从2014年到兰考视察指导工作,到2019年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讨论,再到赴南阳市淅川县的陶岔渠首枢纽以及安阳视察,总书记每次必谈“三农”工作,强调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要在乡村振兴中实现农业强省目标。2024320日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对河南乡村振兴提出具体要求并寄予厚望。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尤其对我省“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河南的乡村振兴在中部地区崛起和“两个大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一、河南乡村全面振兴的成功实践具有全局性意义

大国小农是我国基本的国情农情,大省小农是我省基本的省情农情。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缩影,其农业农村农民的占比很大,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十分突出,实现“三农”现代化的任务特别艰巨繁重。这种情况下我省如果能够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的经验,因地制宜地找到乡村全面振兴的切入点和发展思路,充分利用和挖掘我省的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促进一、二、三产加速融合,尽快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有效融合,那么,这不仅对其他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尤其是对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而言具有积极的激励示范效应,而且对河南更接近“两个确保”的目标,提升中部地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步伐,都具有全局性意义。

二、河南乡村“压舱石”的作用尤为凸显

城镇与乡村有着不同的功能,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相互补充,不可替代,而且城镇越发展,在城镇集聚的人口越多,乡村的一些功能就越重要。尤其是新时代新征程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减速,乡村空间正在趋向基本稳定,乡村资源正在呈现萎缩稀缺,乡村功能也正在出现多元复合。乡村作为“压舱石”的作用,其空间稳定性、资源稀缺性和功能复合性,对城市、市民越来越不可或缺,对“两个百年”同步交织的中国、“两个大局”相互激荡的当今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和底座意义。这种情况在河南乡村尤为明显,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粮食和农产品保障供应功能举足轻重。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中原熟,天下足”,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粮食生产核心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生产大省、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是名副其实的“国人粮仓”“国人厨房”和“世人餐桌”,同时,河南也是地理位置重要的战略腹地,有一亿人口及丰富的资源,有充足农地和降水,对我国的粮食安全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这几年面对高强度、高频率的国际贸易科技博弈,面对俄乌、以哈等复杂区域冲突,面对新冠疫情全球暴发,面对耕地面积减少,面对极端气候频发重发等外部风险挑战,我国能够做到坚定从容应对,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河南做到了确保“口粮”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当前,我国粮食供求的格局依然是紧平衡,粮食需求还在持续增加,供求紧平衡越来越紧,再加上国际形势仍趋复杂多变,确保粮食安全的底线越来越不敢放松。习近平总书记河南考察时曾强调,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这是个事关生命安全、生存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头等大事。2024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促进,努力提升粮食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要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确保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

2.构建以内循环为主双循环战略的潜力更大。我省的“三农”问题之所以受到高度重视,不仅是因为其滞后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要求,更是从整体看人口城镇化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我国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拉动约万亿元新增投资需求和2000多亿元新增消费需求;还有今年正在推行的农业领域的设备更新,以及开展的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更新换代,都有望释放万亿元规模的市场潜力。而我省农村人口占比较大,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还在继续推进,多样化高端化的消费需求仍在持续增加,再加上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碳达峰碳中和等,这些都将会带来巨大市场需求。

3.生态屏障和生态产品的供给功能更为突出。城镇在国土总面积中所占比例很低,能够提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产品功能的主体必然是乡村,乡村是生态文明的主战场。河南乡村幅员辽阔,生态资源丰富,三大山脉——大别山、伏牛山和太行山等南北横亘,大江大河——黄河、淮河和大运河等主河道流经我省,“村在田里、田在村间”和谐共生的良田美景新画卷正在成为河南乡村的风景和标志。如何持之以恒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河南乡村的潜力还需要进一步释放和挖掘。20243月在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江大河和重要湖泊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协同治理”、“支持河南、山西深度参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协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美丽中部”。

4.发挥“稳定器”的养老功能更为明显。我国流动人口呈现典型的“三个八”特点,即80%以上人口来自农村,80%进入城镇,80%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这意味着农村人口的老龄化更为严重,人口流失且比例失衡的现象更为明显。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农村人口、流动人口占比较大,这使得河南农村尤其是河南山区农村的老龄化问题、养老问题进一步凸显。当前我省农村在集体和农户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随着农村机械化的大量普及、三产的有效融合,以及农业社会服务中心的不断增多和完善,绝大部分老年人只要体力尚可,都还在进行着简单的体力劳动,再加上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险,基本上都能够自我解决生活问题。这种自我养老、互助养老的“自养秩序”模式,持续有效地发挥了社会“稳定器”的功能。而且随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不断完善,这种中国特色的“自养秩序”模式,不仅有效减轻了国家的负担,还为农村生活方式的保留、农村生活魅力的保存、农民精神家园的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稳定器”的功能愈来愈凸显。

5.缓解生育率低的“蓄水池”功能突出。当前农村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仍明显高于城镇。2023年春节期间,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联合新浪微博开展了大规模互联网问卷调查,在全国范围内的城乡各调查5万居民。调查数据显示,在乡村社会,愿意生育二胎及以上的受调查者占比超过40%,而这一比例在城市只有26%;在低生育意愿群体中,无生育意愿的在乡村占比只有24%,而这一比例在城市高达31.7%。河南农村人口占比较大,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优势尤为明显。在2022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河南如何通过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来保持农村较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这不仅对河南的发展而且对全国而言意义也非常重大。

三、河南已初步展示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

今年全国两会上,发展新质生产力成热议话题。农业虽然是传统产业,也可以很先进,如通过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行生产要素的创新组合和迭代升级,提高农业的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形成新质生产力。农业和其他产业一样具备催生新质生产力的土壤,而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农业新产业新业态的初露端倪,已初步展示了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巨大潜力,例如河南聚力重构重塑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攻关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形成了中原农谷建设的政策体系和运作模式,推动中原农谷种业振兴;通过以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运营为核心,整合现有农业项目资源,培育壮大市场化运营主体,探索形成高标准农田“投融建运管”一体化市场化推进机制和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五良”融合高产模式,大大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四、河南承载着守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重大使命

民族要复兴,文化必振兴。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强国事业、复兴伟业,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农耕文化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在乡村,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主体是乡村文化、载体是村庄。从本源性上看,人们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是最深层的文化起点,是经济政策、政治制度、文化形成的深厚背景和策源要素。例如,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大一统”观念,最早也许起源于黄河泛滥多灾,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协同上下游治水,调配粮食互相救济。农耕文化是根,是我们的软实力,是中华文明跌宕起伏又绵延不绝的内核。如何守护和传承好这个内核,是一个文化课题,更是一个“三农”命题。“三农”问题解决得好,农耕文化就兴盛,会带动农耕文明开启新生机、新活力。河南是中华农耕文明起源地,历史文化资源尤其是农耕文化特别丰富。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我国5000多年的文明史,以河南为重要组成部分的黄河流域就有3000多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河南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如何通过充分守护和挖掘厚重的农耕文化、黄河文化、历史文化等文化资源,并把它和现代化、城镇化以及优秀时代精神结合起来,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河南的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作者:顾绍梅 单位:河南省委党校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本文是2023年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专题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2023ZT023


编辑:协会信息部

更多资讯请查阅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官方网站 网址:www.hnxczx.cn